真愛家庭雜誌 第144期 (2025年08月)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在家教育難嗎?的確有許多人覺得不容易,端看如何靠著上帝的力量來成就祂對教養兒女的心意。一般人心目中的在家教育之「難」,可以歸納為四方面,我倆就根據多年的操練心得,來為你一一破解。 難點之1: 沒有專業教育學位,在家教育難? 解方之1: 培育上帝給的恩賜,在家教育不難! 在家教育是發掘並培育上帝給兒女的恩賜,在他們的強項上澆灌,使原本就感興趣的領域更上一層樓,而不是一直在不好又沒興趣的科目上補強,結果事倍功半。當你幫助孩子找到上帝給的恩賜時,他們因做自己喜歡的事,就會主動去學習,而且能應用在祂的國度上。 就如我們家的三個孩子,上帝給他們的恩賜各不相同。 老大從小就愛看書、背字典,甚至連說明書都看得津津有味。後來發現她喜歡解剖,就開始往醫學方面發展,現在也與夫婿一起服事大學生。 老二從小就體貼、有愛心,對孩子們有著彷彿磁鐵般的吸引力,而且充滿智慧,能給人適時的讚美、鼓勵和勸誡。現在是世傳在家教育協會的兒童部主任,同時進修基督教諮商專業。 老三喜歡動手,家裡需要組裝的家具或需要修理的東西,都是他一手包辦。12歲開始熱中錄影,我們就盡量給他機會練習。現在不但可以製作專業婚禮影片,也在世傳和奇諾崗加略山教會(Calvary Chapel Chino Hills)媒體部門事奉。 所以,我要鼓勵沒有專業教育學位的家長,最重要的就是「在家教育」過程中,發掘並培育孩子的恩賜!孩子找到恩賜,他們會非常熱情且歡喜去學習。將來不但可用以謀生,更可為主所用。也因為是恩賜、是愛好,越做會越有興趣! 難點之2: 沒有社交就沒有競爭力,在家教育難? 解方之2: 操練基督品格搶先機,在家教育不難! 許多人覺得把孩子從學校帶回家,沒有跟外界接觸,沒有社交,將來如何在社會立足? 然而,一般學校中所謂的社交,其實只是玩伴。因為他們與同年齡的孩子一起,就是為了好玩。其實人生中,只有在一般學校的體系下,才有相同年齡的人在一起,出了校門就不大可能再找到這樣的環境。 在家教育的孩子不僅能夠與同儕在一起,(例如與世傳這個社群中,同年齡的孩子一起學習、互動),更重要的是,他們可以跟不同年齡的父母親、祖父母親,及兄弟姊妹一起,獲得更多應對進退的機會,因此會有豐富的社交體驗。 從華盛頓郵報2000年的調查,和Google的徵才條件,發現專業知識僅分別被排在第七和第五位。而雇主決定的關鍵在於應聘者的品格,例如:適應力、彈性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、學習的動機、團隊精神、責任感、謙遜、領導能力、待人的態度⋯⋯等等。 因此在家教育不難,並可在操練基督品格搶先機,健康社交培育競爭力。「世傳」近來在操練主動的品格:「看到事情不待別人開口就著手去做。」 前陣子「世傳」的一天學校(One Day School)下課時,外面正下著雨。一位學生生病了,媽媽需要照顧他,以至無法拿東西上車,這時另一位學生就悄悄地把那位媽媽的東西搬上車。這樣主動的行為,將母親原本因孩子生病的愁容,轉變為感動的笑臉。 當學生從小養成主動的品格,不但在家使父母親歡喜,在公共場合也會使有需要的人得幫助,將來長大在職場必定成為助人成功的好員工/好老闆,擁有強大的競爭力。 難點之3: 與孩子關係惡劣,在家教育難? 解方之3: 建立家庭關係,在家教育不難! 與孩子的關係惡劣,怎麼可能將他們帶回家來教導?許多父母回憶孩子小時候,跟他們無話不說,而且整天搶著要跟他們說話。但是當孩子越長大,就越是金口難開,甚至連吃晚餐時都離不開手機。為甚麼會這樣? 一位家長說,12歲的女兒不准爸爸進她房間,說:「老師告訴我,要有私人空間,別人不可闖進去。老師還說,我可以有自己的祕密,不需要跟父母親分享。」 親愛的讀者,為甚麼孩子在學校受越多教育,反而離父母越遠?這不只是社交媒體造成的現象,更大的原因是被同儕或老師洗腦,要跟父母保持距離。 親子關係真出現隔閡或裂痕嗎?在家教育可以幫忙。若有人計畫開始在家教育,我們首先幫助他們建立親密的家庭關係,就是相依型的家庭。這樣家庭的成員若圍成一個圓圈,會是全都面朝內的一個圓。 但是一般在公立學校受教育的孩子,就算人在家裡,面還是朝外,因為老師、朋友在學校,他的心完全被學校、老師、朋友所占據,導致父母與兒女沒有良好的溝通。一旦開始在家教育,可以讓家人的心回到家裡,建立相依型的家庭。 首先要回到家裡的,是爸爸的心。記得剛開始在家教育的時候,我的心還是在外面,在工作上。當妻子提醒我之後,我下定決心,人回到家,心也要在家。於是我在回家前,會先把車停在家附近的購物中心,打開後車門,吩咐那些跟著我回家的工作下車,不准進我家門。 幾個月下來,藉著這樣刻意的操練,讓我的心終於回到家裡,與家人有了親愛美好的關係,建立親密的相依型家庭。當家庭關係越來越融洽,在家教育就不難了! 如果在孩子小時候就以相依型家庭的模式建立美好的親子關係,父母就能夠把心向兒女開放,跟孩子談生活的點滴,甚至犯的錯,也就可以自然地關心他們生活中的需要,為他們禱告。慢慢地,孩子就知道爸爸媽媽關心他們,也就願意跟爸爸媽媽分享心中的祕密。 前些日子,我(黃琳)就嘗到一個甜果。兒子和我在準備世傳年度開放日要用的手工藝品時,我順口問:「你現在學習得如何?」他就打開心門,將未來的計畫,現在的所學,和他的弱點,都一一與我分享。我頓時非常感動。因為在世人眼中兒子是叛逆的年紀,居然願意分享內心深處的意念,讓我為他禱告。這就是在家教育帶來的成果!雖然剛開始時會有一些難,甚至可能會有爭執,但我們如果走的方向正確,結果必定可以在每個家庭中呈現。 難點之4: 無所事事過一天,在家教育難? 解方之4: 發展生活技能,在家教育不難! 許多人覺得在家教育很容易讓人無所事事過一天,這樣不是會把孩子給誤了嗎? 在一般學校上課的學生,每天一早起來,像要打仗似的,快快吃完早餐,而且許多時候是在爸媽威脅利誘下吃完的。接下來趕著去學校,有時遇上塞車,或困在長長的家長車隊中。好不容易到了校門口,可能二、三十分鐘就過去了。若跨區上名校,可能耗時更久。 在家教育的孩子上學花多少時間?從寢室到教室,絕對不塞車!每天省下來的時間,在家裡不但不會無所事事,反而能發展生活技能。還未在家教育時,可能是爸媽做好早餐,擺上餐桌,請孩子來吃。 現在是孩子與爸媽一起做早餐,做好了大家一起擺設整齊,然後快快樂樂共進早餐。我雖不會做菜,卻是洗碗專家,再髒、再油膩的鍋碗瓢盆,都能洗得乾乾淨淨。 不僅如此,發展孩子的生活技能時,不只在訓練兒女,更是在訓練孫兒女的父母!有了這種想法,面對的不僅是孩子,更成為我們的同工─未來要一起教養孫兒女的同工,因此鼓勵讀者透過在家教育幫助孩子發展生活技能。 在相依型家庭,成員的臉朝內,互相依賴幫助。就拿做早餐來說,全家的共同目標就是把早餐做好;分工合作,你幫我、我幫你。如此一來,孩子們就知道,這是家,不是旅館,也不是餐廳,每個人都要貢獻心力維護。他們吃到全家一起動手做的食物,心中會非常滿足。在餐桌上,除了感謝主耶穌賜下飲食之外,也彼此讚美和感恩辛勤預備食物的家人。因而知道生活不只是為了自己,更是為祝福別人,進而使整個家同步往前行。 說到生活技能,除了做家務之外,溝通也是很重要的部分。我們從小教導孩子如何溝通,讓他們快快地聽,慢慢地說,慢慢地動怒。當孩子從小就懂得怎麼表達情緒,將來建立自己的家庭,在教會、社會與人共事時,就懂得如何跟人有更好的互動。我們很強調「不可含怒到日落」,如果吵架了,在睡前一定要解決問題。如果是睡覺前吵架,也要把問題解決了才能就寢。 難?不難! 在家教育難?─沒有專業教育學位?與孩子關係惡劣?沒有社交就沒有競爭力?無所事事過一天? 在家教育不難!─建立家庭關係;操練基督品格;發展生活技能;培育上帝給的恩賜。 至盼我們的分享能鼓勵有心的讀者,領受上帝的呼召,以在家教育教養兒女,享受祂應許的福分!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1-2025 Family Keepers, All Rights Reserved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