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愛家庭雜誌 第144期 (2025年08月)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正視而非壓抑 情緒本身沒有對錯,也不是罪。感到憤怒、害怕、挫折、沮喪、傷心,甚至生理的慾望,都不能使你成為好人或壞人。我們必須了解無論情緒本身看似多麼負面,學習如何有效疏導各種情緒才是上策。如果對自己負面的情緒感到可恥或自覺有罪,就會想要壓抑和避免,也會想盡辦法去否定這些情緒的存在。 醫學界已經再三證明:長期壓抑情緒會導致疲勞和許多疾病,例如頭痛、濕疹、胃病、過敏、氣喘、腰痠背痛,甚至高血壓、癌症、心臟病等等。因此學習提升EQ,不但能夠促進人際關係,對健康也有益。人有七情六慾,是很自然、很正常的,但負面情緒若沒有得到適當排解,進而產生負面行為,那就不理想了。我們需要處理和管控隨情緒產生的行為,而不只是情緒本身。 試想:如果因恐懼或沮喪的感覺,就決定大門不出,二門不邁,任何事情都不去嘗試,反倒讓情緒掌控了我們,甚至產生憂鬱症。如果怒氣突發,一拳打倒激怒我的人,將怒氣以傷害別人的方式發洩出來;如果一有性衝動,就不顧一切做出侵犯別人的行為,不僅自己觸法,更深深傷害他人。 聖經以弗所書4章26-27節這麼說:「生氣卻不要犯罪;不可含怒到日落,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。」希望你我能時時刻刻牢記這個教導,尤其遇到突發事件,更要格外警覺情緒的波動及可能的影響。 負面情緒?可以!負面行為?不可! 負面行為帶來的美國校園槍擊(mass shooting)風氣之首,就是發生於1999年4月20日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科倫斑(Columbine)大屠殺。兩個11年級的學生Eric Harris(18歲)和Dylan Klebold(17歲),手持自動步槍走進高中,瘋狂掃射,當天一共殺死了13人,23人受傷。當時他們身穿黑色長大衣,開槍殺人時還譏笑、嘲弄受害者,最後自盡,新聞震驚全美。這兩個學生一向被認為有迷惑、憤怒和悲傷的個性。 可能我們永遠無法了解他們內心真正在想甚麼,但可確定的是,身邊的長輩沒有或不懂留意和關懷,讓內在負面的情緒沒有得到適當輔導,才會引發負面的破壞性行為,導致害人害己的嚴重後果。就在本文截稿前的2025年4月17日,佛州又發生大學校園槍擊案。自1999年迄今,美國已有逾四百所學校經歷槍擊事件,讓成千上萬名學生直接處於槍枝暴力威脅中。 最近洛杉磯有位「憤怒哥」開車去專賣二手車Carmax估價。因為覺得自己車子被估的價錢太低,就氣憤地把車子倒退衝進展示間,造成八位顧客和員工受傷。無獨有偶,在臺灣臺中也有類似事件,車主「衝動狂男」不滿意所訂購新車的裝備,而和車商發生糾紛,一氣之下,開著價值400萬臺幣的保時捷衝撞展示間,還下車拿十字鎬繼續破壞。 情緒失控、憤怒傷人的事件層出不窮,讓我們看到許多人長期在情緒影響下生活,不懂得學習正確表達、疏導負面情緒。他們任由負面情緒擊倒自己,表現不成熟的行為和態度。高EQ的人雖也會有各種情緒,但既不壓制情緒,也不由得情緒隨意操縱自己。 情緒成熟者的七項指標 著名的曼倪基心理診所(Menninger Clinic)創辦人曼倪基博士指出,情緒成熟的人具有以下七項能力─ 1.建設性面對現實的能力(Ability to deal constructively with reality):勇敢地面對逆境。情緒成熟的人,不會讓一時的失敗或挫折,將自己推入強烈且長久的負面情緒裡。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將自己抽離,重新檢查現況,做出建設性的決定,將不好的事情扭轉成有利的形勢,而不是讓它變得更糟。 2.隨外在改變而調整自己的能力(Capacity to adapt to change):有彈性的人才是最終掌控大局的贏家。希冀以不變的我得到不同的後果,這是不可能的。想要改變必須先有彈性,先調整自己來適應環境。人腦有能力重新連接、改變甚至自我修護。平常練習以寬心和幽默來看待人與事,訓練自己的大腦越來越有彈性,心地也會變得越來越柔軟。 3.將壓力與焦慮的影響降至最低的能力(Few symptoms of tension and anxiety):人活在世上,每天總會面對許多壓力與焦慮,但是如果被這些情緒攪擾而影響日常作息,那我們就等於成為情緒的奴隸。成熟的人能夠及時覺察、了解與安撫自己的情緒,將負面感受的不良影響降到最低程度。 4.了解施比受更滿足的能力(Ability to find more satisfaction in giving than receiving):感情成熟的人,了解成功與快樂其實是來自服務別人。人往往在付出的過程中自己獲得最多,而非像大部分的人覺得非要得到甚麼才能快樂,才算成功。「由內而外,反求諸己」,是得到真正充實滿足的方法。 5 .持續與人建立滿意及互助關係的能力(Capacity to consistently relate to others with mutual satisfaction and helpfulness):我們都需要也渴望與人連結,但是人際關係並不太好處理。個性成熟的人會察言觀色,能夠持續與人和平相處,彼此的關係建構在互助互補、相輔相成的層次上。他們了解,惟有在利人利己雙贏的情況下,關係才能持久。 6.將敵對能量轉化為建設性力量的能力(Ability to direct hostile energy into constructive outlets):只要是人,就有朋友也有敵人。朋友帶來助力,敵人帶來阻力,因此林肯總統說過:「對你的朋友好,對你的敵人更好!」情緒成熟的人會主動去修復對立的關係,化敵為友。 7.愛的能力(Capacity to love):筆者認為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。心中有愛,前面的六點都比較容易做到。人人需要愛,也都嚮往愛;愛不只是靠感覺,而是需要學習。如何愛得對,愛得好,愛到對方沒有負擔、沒有壓力,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!要「投其所好」而非「給己所要」;學會透過觀察而了解對方需要,用正確合宜的方式來表達愛,而不是堅持用自己想要的方式來愛人。「彼此相愛」是主耶穌給祂的跟隨者的新命令,在新約聖經中出現了20次。我們要彼此相愛,以行為見證上帝的恩典並榮耀祂的名。 持續學習,將以上七點盡量做到,讓自己成為身心健康、理性成熟的人。以感恩看待過去,以喜樂度過現在,以盼望迎接未來,愛的能力就能發揮得淋漓盡致。 情緒本身真的無罪,合宜宣洩真有其道!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1-2025 Family Keepers, All Rights Reserved |